4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求
4.1施工工艺流程
病害管道进行预处理修复施工完毕后,即可开始进行原位成型修复施工。现场施工步骤包括以下要点:
1. 管道清洗
2. 衬管现场预热
3. 衬管拖入待修管道
4. 衬管加热加压,**衬管紧贴于待修管道内壁
5. **冷却
6. 切去多余衬管,修复后的检测
4.2 操作要点
4.2.1 施工准备
(1) 搜集以下资料:
1) 搜集检测范围内道路管线竣工图及相关技术资料,排水管道修复,应将管线范围内的泵站、污水处理厂等附属构筑物标注在图纸上;
2) 搜集检测范围内其他相关管线的图纸资料;
3) 搜集检测范围内污水管理部门、泵/厂站负责人及值班人员的联系方式,并制成表格以便联络;
4) 搜集检测范围内道路排水管道检测或修复的历史资料,如检测评估报告或修复施工竣工报告;
5) 搜集待检测管道区域内的工程地质、水位地质资料;
6) 搜集评估所需的其他相关资料;
(7) 施工班组长填写《下井作业申请表》(见《城镇排水管道维护*技术规程》CJJ6-2009表A-1),并报项目部审批;
(8) 各组施工人员对配置的设备进行试运行,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行;
(9) 人员进场后应立即摆放围挡,围挡采用路锥及警示杆;
(10) 将所用工具依次卸下,并整齐摆放在**位置。
4.2.2通风
1)在清洗过程中,如需人员井下作业,下水管道修复,井下气体浓度应满足《城镇排水管道维护*技术规程》CJJ6-2009表5.3.3中的规定;
2)井下作业前,应开启作业井盖和其上下游井盖进行自然通风,内江管道修复,且通风不应小于30min;
2 适用范围
1母管管材不限,可应用于任何材质的管道修复。
2 部分产品可适用于饮用水修复
3 可应用于管道管径有变化的管道修复
4 可应用于管道接口错位较大的管道修复
5 可应用于有45°和90°弯转的修复
6 可应用于接入点难于接近的管道修复
7 可应用于动荷载较大,地质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的管道修复
8 可应用交通拥挤地段的管道修复